|

|
|
外科、外傷、手術、麻醉、後遺症 |
|
標題: |
不只有心血管可以裝支架, 2種情況下,大腸也可以置放 |
日期: |
2021/12/11 |
詳文: |
60多歲李先生,連日以來無法解便跟排氣,忍著腹脹、腹痛來急診,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結果為乙狀結腸腫瘤合併腸阻塞與近端大腸腫脹,在緊急照會直腸外科醫師後,他選擇接受大腸支架置入術。
什麼是大腸支架置入術?
術中支架成功撐開大腸腫瘤狹窄的地方後,李先生順利排便,腹部也消脹了。2周後,他再次入院接受腹腔鏡微創手術,術中大腸已明顯消腫,順利用微創傷口,將大腸癌切除與周圍淋巴廓清,且不用做人工肛門。
內湖國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雨農表示,大腸支架置入術是利用大腸鏡與X光機器導引下,將金屬支架透過大腸鏡放到大腸腫瘤狹窄處再把支架撐開,使阻塞腸道再次通暢;最後再用X光確定位置,整個過程僅需輕度麻醉,甚至不需麻醉即可完成。
陳雨農強調,大腸支架置入術仍有其失敗率與併發症,根據國外文獻統計,置放成功率約90%,可能會有的併發症包括4%腸穿孔、4%位移率、4%再狹窄率。
2種情況適合使用大腸支架置入術
1.緩和性治療
陳雨農指出,病人為阻塞性大腸直腸癌,無法排便,但因為健康狀況不佳、過於年邁,手術風險高、不適合接受腫瘤切除手術,或不願意接受人工肛門手術。這些病人在大腸支架撐開成功之後,就可以再度排便與進食,以維持生活品質,改善症狀。
2.手術前的過渡期處置
陳雨農進一步說明,以往沒有支架置入術時,對於阻塞性大腸直腸癌的手術,經常需要做人工肛門,或需要多次的手術,但若先使用支架撐開大腸狹窄處,使大腸消脹消腫,讓病人恢復排便與進食,再過幾周後,病人營養與腸道健康恢復後再接受大腸癌切除手術,此時需要人工肛門的機率大幅降低,並多能使用腹腔鏡微創傷口完成手術。
|
資料來源: |
常春月刊 |
 |
 |
|
|
|
 |
累積上網人數:
       
線上瀏覽人數:47人
|
 |
 |
|
 |
|
|
 |
目前購物車沒有產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