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農曆新年即將來臨,很多人會趁著連假不用上班上課的期間瘋狂玩樂,通宵打牌、熬夜追劇、徹夜打電玩……然而小心,長時間用眼,可能會造成眼睛乾澀、充血脹痛,或引發更嚴重的眼疾問題!尤其是隱眼族,往往因超時配戴導致角膜缺氧、水腫,甚至演變為角膜潰瘍。為此,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吳淑雅醫師分享護眼5祕訣,讓民眾在開心過年的同時,也注意眼睛保健。 台灣近視人口比例高,考量方便性及美觀問題,許多人選擇佩戴隱形眼鏡。然而,年節活動多,隱形眼鏡經常一戴就是8小時起跳,甚或有時候玩累了,未摘除隱形眼鏡就直接入睡,待查覺時,隱形眼鏡已緊緊吸附眼球表面,伴隨紅腫劇痛。 吳淑雅醫師指出,角膜本身沒有血管,僅靠淚水溶氧維持新陳代謝,而覆蓋在角膜之上的隱形眼鏡會隔絕淚水影響透氧,當角膜缺氧會發生水腫,產生眼睛脹痛、紅腫畏光、視線模糊等症狀;此外,夜晚基礎性淚水分泌相對減少,缺乏淚水的滋潤隱形眼鏡容易與角膜沾黏,若逕自強行摘除,恐造成角膜損傷,若又加上清潔不當,引發細菌感染、角膜潰瘍更時有所聞。 另外要需注意的是,不論有沒有配戴隱形眼鏡,不正確的用眼方式都會造成眼睛傷害。吳淑雅醫師說明,眼睛聚焦時睫狀肌會持續用力,時間一久便會導致肌肉緊繃酸澀疲勞,若感覺眼睛脹痛不適,可以透過熱毛巾輕敷於眼部,舒緩眼周肌肉,更特別提供護眼5祕訣,幫助民眾守護靈魂之窗,「視視如意」,安心過好年。 1.適度休息保持距離:掌握用眼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的原則,且維持40公分距離、充足的光線及良好坐姿。 2.正確使用隱形眼鏡:配戴隱形眼鏡須以8至10小時為限,隨身攜帶傳統眼鏡以利更換,並確實做好隱形眼鏡清潔及保養。 3.維持正常作息飲食:熬夜、過度油膩的飲食,不只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增加霰粒腫、眼中風的發生機率,開心過節的同時也不應過度放縱。 4.多補充護眼營養素:深綠色蔬菜、南瓜、玉米、胡蘿蔔、奇異果等蔬果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與維生素,對眼睛保健有益處。 5.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日從事2至3小時的戶外活動,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可以太陽眼鏡、遮陽帽進行眼睛防曬,避免陽光直射眼睛。 眼睛健康出問題,不只會破壞過節興致,嚴重甚至會連帶影響連假後的工作與生活,不可不慎!吳淑雅醫師也叮嚀,如若年假期間發生眼睛刺痛、畏光、視力模糊等症狀,須提高警覺,立即就醫尋求專業診療,以免耽誤治療時機,造成不可逆之視力損害。
累積上網人數: 線上瀏覽人數:47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65,83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5,794例本土個案及39例境外移入(1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8例死亡。個案縣市分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5,794例本土病例,為31,827例男性、33,947例女性、2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新北市18,400例,桃園市10,184例,臺北市9,772例,高雄市4,979例,臺中市4,770例,臺南市2,844例,新竹縣2,105例,基隆市1,917例,彰化縣1,613例,屏東縣1,536例,宜蘭縣1,481例,花蓮縣1,200例,苗栗縣1,129例,新竹市1,124例,南投縣614例,雲林縣581例,嘉義縣556例,臺東縣405例,嘉義市345例,澎湖縣146例,金門縣81例,連江縣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