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職場、運動、瑜珈、氣功保健系列 |
|
標題: |
長期暴露在「這環境」恐埋罹癌隱憂! 醫提「易忽略症狀」:潛伏期長達10年以上 |
日期: |
2022/03/07 |
詳文: |
郭先生40多年前曾擔任鍋爐維修技工至少4年以上,進行維修與保養時皆需打開鍋爐外的石綿包覆層,近年開始感到胸痛與呼吸喘,經診治確定罹患惡性間皮細胞瘤。
石綿屬國際一級致癌物 常見4症狀
臺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吳明玲主任指出,石綿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質,長期暴露於石綿可能會導致惡性間皮瘤、肺癌、喉癌、卵巢癌、石綿肺症(肺纖維化)、胸膜斑與瀰漫性胸膜增厚等,相關症狀可能為胸悶、胸痛、咳嗽、呼吸喘。
石綿誘發疾病潛伏期長 離開職場仍屬高危險群
石綿引起的相關疾病潛伏期可長達10年,甚至達30至40多年,但是對健康危害往往是暴露後幾十年才發生,因此容易忽視疾病與石綿暴露的相關性。其中,惡性間皮細胞瘤已被證實與石綿暴露具高度關聯性,初期症狀包含呼吸困難及不明原因胸膜疼痛,病程往往快速,多數人在一年內死亡;由於石綿疾病的潛伏期相當長,即使離開相關職場已久,仍屬於石綿相關疾病的高風險族群。
台灣間皮瘤發生率 2020至2030年恐達高峰
石綿引起癌症的誘導期為10年以上,肺癌的誘導期大部分約20-30年,間皮瘤則大部分為30年以上。吳明玲表示,若以此作初步推估,學者預測台灣的間皮瘤發生率可能在2020至2030年左右達到最高峰,每年新發個案可能超過百件,而其他因石綿暴露引起肺癌、喉癌與其他癌症,亦會為數可觀。
吳明玲說明,間皮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癌症,預後差,根據癌症登記檔資料顯示,臺灣惡性間皮瘤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胸膜惡性間皮瘤患者的存活時間中位數只有8至14個月。
高危險族群 出現異狀應盡快就醫
吳明玲提醒,若勞工朋友曾從事石綿暴露相關工作者(如建築或拆除業、造船或拆船業、汽機車維修或製造業、隔熱或保溫工程業等),即便已離開相關職場久未接觸,仍屬石綿引起相關疾病高風險族群。
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咳嗽、呼吸喘等問題,並懷疑曾接觸過石綿,想進一步了解自身疾病是否可能與石綿有關,應盡快就醫,以期早期診斷疾病並給予早期醫療照顧。
|
資料來源: |
常春月刊 |
 |
 |
 |
|
|
|
 |
累積上網人數:
       
線上瀏覽人數:45人
|
 |
 |
|
 |
|
|
 |
目前購物車沒有產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