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心理、思想、情緒、睡眠系列 |
|
標題: |
睡眠中暫停呼吸,心肌梗塞風險多5倍,這個方法助解除危機 |
日期: |
2022/03/09 |
詳文: |
20多歲的職場新鮮人飽受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苦,每天上班都掛著黑眼圈,甚至一坐下就秒睡,經就醫安排睡眠檢測,赫然發現每小時窒息或停止呼吸多達99次,幾乎超標20倍。
中國附醫耳鼻喉部喉科主任、亞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鄒永恩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睡覺時會出現暫停呼吸或呼吸減弱的症狀,每次暫停時間從數10秒到數分鐘不等,同時會伴隨打鼾聲,因此常被誤以為是打呼,未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問題,直到不自主突然驚醒,或者整天精神不濟、頭痛,家人才會警覺狀況嚴重送醫治療。
體型過重、脖子肥短,易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鄒永恩指出,以最常見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為例,成因就是患者在睡眠時上呼吸道的肌肉、軟組織發生塌陷,造成氣流阻滯產生呼吸中止,上述的郭先生BMI值高達27.6,屬於過重體型,加上先天脖子肥短,睡眠檢測後,AHI值(每小時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低於5為正常)高達99,換言之,等於每小時出現窒息或呼吸中止次數達99次,幾乎超標20倍,狀況十分嚴重。
經門診與睡眠內視鏡檢查也發現,患者的扁桃腺及舌根淋巴組織肥大,加上先天口咽部狹窄,導致嚴重阻塞呼吸道,評估後安排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進行「懸雍垂顎咽成形術」及切除部分肥厚的舌根扁桃淋巴組織。
達文西輔助開刀,出血少、傷口小
鄒永恩指出,達文西手臂系統可提供較高解析且立體的手術視野,尤其在喉部的狹窄空間內,更能凸顯機器手臂的精準操作優勢,達到減少術後傷口疼痛及感染風險,且手術過程出血少、術後傷口小,近來已經廣泛應用在耳鼻喉頭頸外科的治療。
鄒永恩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與正常人相較,出現腦中風的機率增加1.6倍、高血壓風險增加近3倍、心肌梗塞風險則為5倍,建議自己或家人有整晚打鼾不停、夜間頻尿、頭痛、感覺睡不飽、白天嗜睡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徵兆,都可以到院檢測,一旦確診,後續可依個人需求提供呼吸器或手術治療,避免病情持續惡化。
|
資料來源: |
常春月刊 |
 |
 |
|
|
|
 |
累積上網人數:
       
線上瀏覽人數:26人
|
 |
 |
|
 |
|
|
 |
目前購物車沒有產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