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而葉酸對胎兒的腦部神經發育非常重要,國民健康署提醒有懷孕計畫的婦女,應在備孕期多加攝取富含葉酸的天然食物,在良好健康狀態下懷孕,讓寶寶健全發展。 育齡婦女每10人 就有1人葉酸缺乏 依據國民健康署106至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20至49歲育齡婦女葉酸缺乏比率為10.4%(血清葉酸濃度<6ng/ml),而葉酸能幫助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與活化。 一旦懷孕初期葉酸缺乏,可能導致胎兒腦及脊髓先天性神經管缺陷、出生體重過輕等風險,此時孕婦也容易出現疲倦、情緒低落、暈眩、貧血、自發性流產、早產等情形。 因此,國民健康署建議,育齡婦女每日攝取400微克的葉酸,備孕中的婦女在孕前1個月至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的葉酸,哺乳婦女每日攝取500微克的葉酸,以供母體及胎兒所需。 葉酸攝取4招 儲備孕期關鍵營養 國民健康署提供葉酸攝取4招,讓準媽媽從孕前調理到孕期、哺乳期,利用飲食調整健康狀態,促進寶寶獲得健全的發展: ▸孕前就開始攝取足夠葉酸: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系統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建議有生育規劃的孕媽咪在備孕期就多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以避免因葉酸缺乏導致胎兒神經系統發展出現缺陷。 ▸多吃富含葉酸食物:在6大類食物中,葉酸主要存在蔬菜、全榖雜糧、堅果類,建議每日至少需攝取1至2碗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紅莧菜、韭菜、空心菜等,並可以全榖雜糧如燕麥、紅藜、紅豆、綠豆、鷹嘴豆、碗豆仁等搭配入菜。 另外,堅果類食物(如葵瓜子、花生、黑芝麻等),以及蛋白質類食物中的肝臟類(如豬肝、雞肝)、海鮮類(如鯖魚、牡蠣、淡菜)、黑豆、黃豆等,亦富含葉酸。 ▸避免高溫烹調:葉酸為水溶性維生素B群的一種,容易在水中流失,或在高溫下被破壞,若是食物儲存太久、煮太久,或是在高溫下烹調,都會讓食物中的葉酸流失。 ▸必要時使用補充劑:如有需要應洽詢營養師改善飲食,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不足,可洽詢營養師給予飲食評估及建議,必要時可在營養師或醫師處方指導下使用葉酸補充劑。
累積上網人數: 線上瀏覽人數:34人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5,310例本土病例,為41,073例男性、44,211例女性、2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7,230例)、臺北市(12,069例)、桃園市(9,658例)、高雄市(6,805例)、臺中市(6,770例)、臺南市(4,130例)、基隆市(2,428例)、新竹縣(2,301例)、屏東縣(2,105例)、彰化縣(2,035例)、宜蘭縣(1,936例)、花蓮縣(1,611例)、新竹市(1,287例)、苗栗縣(1,134例)、雲林縣(927例)、南投縣(705例)、臺東縣(699例)、嘉義縣(646例)、嘉義市(464例)、澎湖縣(201例)、金門縣(160例)、連江縣(9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5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40例具慢性病史、20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19日至5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15日,詳如新聞稿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