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童幼系列 |
|
標題: |
小六學童「一年長不到4公分」 竟是內分泌疾病險害變矮小一族 |
日期: |
2022/04/24 |
詳文: |
不想孩人「矮」人一截,家長可得盯緊成長曲線!門診就有一名小六學童,身高只有127公分,遠低於標準身高曲線百分之3,且一年成長速率不到4公分,預測成年後身高只有157公分,明顯落後,家長緊張得帶著就醫,進一步身體檢查顯示第二性徵尚未出現,骨齡只有9歲,比實際年齡落後超過2年以上,內分泌檢查結果發現真的是腦下垂體生長激素缺乏害的。
收治學童的新竹馬偕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任林昭旭說,該名學童經向健保申請專案用藥,給予每日注射生長激素,再加上飲食、運動、睡眠的輔助,4年治療之下,身高從治療前的130公分進展到170公分,達到遺傳身高,也逐漸恢復自信。
怎麼知道孩子是不是太矮小?林昭旭指出,可由3點觀察判定,一是生長曲線圖和相同性別、年齡相比,低於第三百分位;二是生長速率緩慢,6歲後1年身高成長小於4公分;三是預測成年身高和父母遺傳身高相比,明顯落後。
林昭旭說,一旦經診斷為生長激素缺乏,經治療後,有8成小孩都會達到遺傳身高,特別是在青春前治療效果最佳。因此家長要經常留意小孩的成長狀況,一發生有上述3點矮小的情形,該警覺帶孩子至小兒內分泌科做評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以免錯失黃金時期。
矮小的孩童都可以透過注射生長激素來長高嗎?林昭旭解答,生長激素缺乏的比例不高,發生率約只有3000分之1,唯有符合生長激素治療適應症的孩童接受治療才會有療效,大部分健康孩童透過均衡充足的營養、足夠的運動,充分的睡眠和正常的生活作息,身體就能累積足夠的能量長高。
醫師強調,並非所有孩童施打生長激素都有效,不適用者反而會有反效果,更不要聽信偏方亂服成藥或保健品。
照片來源: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
資料來源: |
匯流新聞網 |
 |
|
|
|
 |
累積上網人數:
       
線上瀏覽人數:48人
|
 |
 |
|
 |
|
|
 |
目前購物車沒有產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