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癲瘋可分內因性和外因性。
內因性發作時,全身痙攣,失去意識,一般認為遺傳性因素,稱為真性癲癇。
外因性則由腦外傷、腫瘍、腦炎、梅毒、血管病變等引起,稱為症候性癲癇。
內因性羊癲瘋大都得自幼時,居多內傷脾胃,外感風寒,結於胸膈之間,一遇風寒,即時暈倒,口吐痰沫,作羊馬之聲,不省人事,有的以治風痰之法治療,雖能見效,但不能除根。
【驗方一】
將黨參八錢,真於五錢,茯神、淮山藥、大苡仁各三錢,製半夏半錢,上桂心、製附片各五錢。
水煎,連服三劑,永不再發。
此方用補正之劑,煎藥時,以大約一又六分之一碗的水,煎至八分碗,如果水無法完全浸淹藥材,可酌量加水,熬至藥汁為水量之一半即可。
【驗方二】
夜交藤三錢、麻皮一錢、川樸一錢、左金丸五分、黨參二錢、焦朮三錢、澤瀉一錢五分、加青果二兩、天麻五分、薑夏一錢、沉香片五分、煅石決二錢、白茯神三錢、製南星三錢。
以上十四味煎服,重者五、六服,輕者三、四服即可見效。
【驗方三】
半夏一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陳皮一錢、蒼朮一錢、麥芽一錢、天麻一錢、人參一錢、神曲五分、黃耆五分、澤瀉五分、黃柏五分、乾薑五分。
此方連續煎服三十服以上,視病情之進展,再予以加減或換方。
【驗方四】
蟬衣五錢、鉤藤一兩、天麻五錢、硃砂二錢、鬱金五錢、川芎五錢、明礬四錢、製全蠍五錢。
以上各藥共研細末,煉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次服一、二錢,早、晚各一次。
如有發燒時,則加生地、元參、麥冬各三錢,煎水送服之。
【驗方五】
對於碎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沬,顏面蒼白或發赤,瞳孔放大遺尿的癲癇患者,將蟬衣五錢、鉤藤一兩、天麻五錢、硃砂二錢、鬱金五錢、川芎五錢、明礬四錢、製全蠍五錢、防風五錢、殭蠶一兩、製蜈蚣三條、甘草五錢。
共研細末,煉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次服一、二錢,每早晚一次。
如有發熱者,用生地、元參、麥冬各三錢,煎水送服。
【驗方六】
烏梅一兩炒、硼砂八錢、枇杷花一兩炒,共研細末,調白蜜為丸,分成九丸,凡遇患者病發,不省人事,急化一丸灌之,立醒,以後再發時急服一丸即癒。
【驗方七】
紅茶一斤、明礬一斤,研成細末,糯米飲為丸,如小豆大,發病前服四十九丸,以茶湯送下,一日二次。
【驗方八】
或是細茶葉五錢、生明礬一兩,煉蜜丸如梧桐子大,大人每次服五十丸,小兒酌減,一日二次。
【驗方九】
黑礬一斤,裝於瓦罐,以鹽泥封口,用炭火圍起來燒,至全部紅透為止,待冷時,取出研末,再用魚膠(魚鰾)八兩、好醋一斤,同礬末和蜜,作成小丸,每服三分,專治羊癲瘋、痰迷心竅,半月可癒。
此方對小兒驚風症也有效。
【驗方十】
以白殭蠶、紫蘇子、牛蒡子各三錢,辰砂三分,生薑二片。
水煎服。
【驗方十一】
或是將麻蕡三至五錢,水煎服,可適當加重劑量,以見效為度。
【驗方十二】
將橄欖青果一斤搗爛,鬱金半斤,加水適量,煎成濃汁去渣,再煎濃再去渣,前後煎三次,再過濾,加入明礬半斤,使成為膏狀,每服一匙,溫水送服,一日二至三次。
【驗方十三】
癲癇尚未發作時,用鱉煮食,可用油、鹽調味,每天吃一個,連服七天。
曾有患者,分別連服五、七、九天,治癒三例,至今未復發。
※本文章僅提供參考、使用時須由中醫師診斷為依據。
(本文為傳播更多資訊,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連帶責任。)
|